吉他属于弦乐器的一种,而弦乐器则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,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音乐中,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。柔美、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。弦乐器的音色统一,有多层次的表现力;合奏时澎湃激昂,独奏时温柔婉约;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,如颤、碎、拨、跳等,而具有灵动的色彩。
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振动发音,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。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,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,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。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,分为拨弦乐器(如吉他和阮)和拉弦乐器(如提琴类和胡琴类),击弦乐器(扬琴类)。跟着熊sir来仔细看看这些乐器各自的特点吧~
西洋拨弦乐器统称为古典式弦琴,最具代表性的有古典吉他、竖琴、鲁特琴等。管弦乐队中常用的拨弦乐器,只有竖琴一种。竖琴是一种竖立的三角形的大型拨弦乐器。有四十六根弦,按照降C大调的音阶排列。下面有七个踏板,控制七种不同音名的弦,每个踏板可以使它所控制的弦升高半音或全音。竖琴是用两手拨奏的,音色清朗如水。最富于特色的奏法,是急速地先后奏出同一和弦中的各个音,称为琶音。
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的舞剧《胡桃夹子》第二幕第三景中的《花的圆舞曲》有一段美妙动人的竖琴独奏,弹奏的就是琶音。竖琴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,尤其是和长笛或小提琴等乐器相结合时,音色最为和谐。竖琴也像钢琴一样,可以演奏音域宽广的多声部乐曲。它不仅是一种乐队乐器,同时也是一种表现力相当丰富的独奏乐器。
古典吉他原名「六弦琴」或「六弦比维拉琴」,属室内乐器,多见以独奏形式。因其音量较小,较少用于各类乐队中。古典主义时期之前的「吉他」有五根复弦,复弦的缺点是弦数多导致调音较麻烦,因而很快五根单弦的改进形式开始流行。
1790年,德国人在改进后的比维拉琴上加上了第六根弦,使现今吉他EADGBE的六弦式定音首次出现。古典吉他硬件工艺的定型源自十九世纪Spain制琴家进行的改良,确立了沿用的65cm国标弦长。1946年,美国科学家Bert Augustine开发研制出了尼龙弦,并应用于古典式弦琴(古典吉他、竖琴、鲁特琴等)的琴弦材料改良。尼龙弦不仅能承受更高的张力与更剧烈的物理环境变化,而且寿命也更长,对古典吉他的音色和音量也能有极大的改观,从此几乎完全取代了较脆弱的羊肠弦。
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,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。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,1650-1730年间经Stradivari、 Amati和Giuseppe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。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,增加腮托,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弦等。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,演奏技巧极其丰富,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。
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属于弦乐器家族的独特音律呢~
免责声明:钛世界所有文字、图片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